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创世记39:1-23
1.约瑟被带下埃及去。有一个埃及人,是法老的内臣,护卫长波提乏,从那些带下他到那里去的以实玛利人手下买了他去。
2.耶和华与约瑟同在,他是个事事顺利的人,住在他的主埃及人的家中。
3.他的主见耶和华与他同在,又见耶和华使他手里所办的尽都顺利,
4.约瑟就在他眼里蒙恩,伺候他,并且他派约瑟管理他的家,把一切所有的都交在约瑟手里。
5.他派约瑟管理他的家和他一切所有的,这事以后,耶和华就因约瑟的缘故赐福与那埃及人的家;凡他一切所有的,无论在家里的,还是在田里的,都蒙耶和华赐福。
6.他将一切所有的都交在约瑟的手中,除了自己所吃的饭,别的事一概不知。约瑟原来体态秀雅,容貌俊美。
7.且这些事发生以后,约瑟的主之妻,举目送情给约瑟说,你与我同寝吧!
8.约瑟拒绝了,对他主的妻说,看哪!在家里,我主什么也不知道,他把所有的都交在我手里。
9.在这家里没有比我大的,并且他没有留下一样不交给我,只留下了你,因为你是他的妻子。我怎能作这大恶,得罪神呢?
10.这事以后,她天天和约瑟说,约瑟却不听从她,不与她同寝,也不和她在一处。
11.于是有一天,约瑟进屋里去办事,家中的男丁没有一个人在那屋里。
12.妇人就拉住他的衣裳说,你与我同寝吧!约瑟把衣裳丢在妇人手里,逃出来到外边去了。
13.于是妇人看见约瑟把衣裳丢在她手里逃出去了,
14.就叫了家里的人来,向他们讲述说,你们看!他给我们带来一个希伯来人戏弄我们。他到我这里来,要与我同寝,我就大声喊叫;
15.于是他听见我抬高声音喊叫,就把衣裳丢在我这里,逃出来到外边去了。
16.妇人把约瑟的衣裳放在自己那里,等着他的主来到家里。
17.就照这些话向他讲述,说,你给我们带来的那希伯来仆人到我这里来,要调戏我;
18.于是我抬高声音喊叫,他就把衣裳丢在我这里逃出去了。
19.于是,约瑟的主听见他妻子向他讲述的话说,你的仆人照这些话待我;他的怒气就发作了。
20.约瑟的主拿住他,把他下在监牢里,就是王的囚犯被囚的地方。于是约瑟在那里坐牢。
21.但耶和华与约瑟同在,向他施怜悯,使他在监狱长的眼里蒙恩。
22.监狱长就把牢里所有的囚犯都交在约瑟的手下,凡他们在那里所办的事都由他处理。
23.凡在约瑟手下的事,监狱长一概不察,因为耶和华与约瑟同在,耶和华使他所作的尽都顺利。
概览
4960.就内义而言,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主,即祂如何使祂的内在人变成神性。如前面几章所描述的“约瑟”是外在人;但如本章和接下来几章所描述的“约瑟”是内在人。
42.要知道,灵人根本看不见世上的太阳,或来自它的任何光。这太阳的光对灵人和天使来说如同黑暗。灵人在世时曾见过这太阳,但只保留对它的概念,把它设想为一个暗斑,并且这暗斑在后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处,略高于头部那个层面。太阳系之内的星球照着相对于太阳的固定位置而显现。水星在后面,靠右一点;金星在左边,靠后一点;火星在左前方;木星也在左前方,只是距离更远;土星在正前方相当长的距离处;月球在左边相当高的位置;每颗行星的卫星都在它的左边。这就是灵人和天使所设想的这些星球的位置;灵人还在他们星球附近,但在它之外显现。然而,水星灵尤其不在一个固定方向或一段固定距离处显现;他们时而在前面,时而在左边,时而靠后一点。原因在于,他们被允许周游宇宙,以获取知识。
9399.“摩西就取了血来,将血洒在百姓身上”表使人适合接受它。这从“祭物的血”和“洒在百姓身上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祭物的血”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,如前所述(9393节);“洒在百姓身上”是指使人适合接受它,因为“洒”表示流入,因而表示适合。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不断流入一个人,并形成他的理解力;事实上,若你愿意相信,没有从主发出的神之真理的不断流入,人什么也看不见、什么也学不到。因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就是那光照人类心智并构成内在视觉,也就是理解力的光。这光因不断流入,故使每个人适合接受它。然而,那些接受它的人是过着一种良善生活的人,而那些不接受它的人是过着一种邪恶生活的人。即便如此,和前者一样,后者仍拥有看见并学习神性真理的能力,而且只要他们远离邪恶的行径,还拥有接受它的能力。这就是摩西洒在百姓身上的那一半血所表示的。
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就是那光照人类心智,并构成其内在视觉,也就是理解力的光(参看2776, 3167, 3195, 3636, 3643, 3993, 4405, 5400, 8644, 8707节)。在约翰福音中所表示的,也是这神性真理:
那光是真光,照亮一切进入世上的人。祂在世界,世界也是藉着祂造的,世界却不认识祂。(约翰福音1:9, 10)
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圣言,也就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。
凡心智健全的世人都有学习神之真理的能力,因而只要他远离邪恶的行径,还有接受它的能力,正如大量经历使我知道的那样。因为在来世,所有人,无论恶人还是善人,无一例外,都能学习并明白何为真理,何为虚假,以及何为良善,何为邪恶。但恶人虽能明白何为真理和良善,却不想去明白;因为他们的意愿和那里的邪恶会对抗,觉得厌恶。因此,当独自一人时,他们就又陷入其邪恶的虚假,并憎恶他们所明白的真理和良善。这同样适用于那些在世上虽明白真理,却弃绝它们的人。我由此清楚看出,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不断流入人类心智,使它们适合接受它;事实上,人们远离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行径到何种程度,它就在何种程度上被接受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